首 页     关于我们    苏盐要闻    特别报道    行业新闻    工作动态    党建专题    产品介绍    联系我们  
  发表日期:2008年6月10日  共浏览3411 次   出处:厦门晚报     字体颜色:  【字体:放大 正常 缩小】 

厦门大嶝10亩盐场供游客体验 保留原始的造盐工艺



     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田往大海方向延伸,田埂边,成堆海盐垒了起来,像一个个小山丘;暂时存放海盐的“大坨”里,白茫茫一片。在工人们的铁锹下,细细的海盐迅速移动着,飞散开来,落雪一般。

  这就是厦门现存唯一的盐场——大嶝盐场。

  依然保留着最传统的造盐工艺的大嶝人,如今预备开发10亩左右的盐田,作为旅游配套项目,让游客体验最原始的造盐工艺,观看造盐过程,到盐田里用扫盐工具扫盐,不一会,身后就是白茫茫一片。

  鼎盛时期厦门有盐场

  6.66万亩,现仅3000多亩

  大嶝盐场总面积约3000多亩,实际生产面积2200亩,海盐年生产能力1-1.2万吨。

  驱车前往大嶝盐场,我们看到,成片的盐田被划分成一块块田地,和农村的水田相似,盐田边多了一道道沟渠,渠里的海水滚滚而来。有的盐田长出了海藻,引来不少馋嘴的海鸟觅食,青色水鸟轻盈地降落,又轻盈地飞起。

  宋水泳在盐场已经工作了40多年了,他说,大嶝围海造盐田是1966年规划、隔年投入生产的,到1970年已粗具规模。当时,整个厦门有盐场约6.66万亩,仅大嶝东部、环岛海堤的盐田就有上万亩。

  上世纪70年代,大嶝渔民80%的收入靠盐田。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,盐田开始转型,约三分之二的盐田成了养蟹、鱼、虾等海产养殖区。2000年以前,厦门还存有2万多亩盐田,此后,盐场逐渐转型和废弃。

  海水经7坎蒸发

  进入结晶池时要加原料卤水

  大嶝盐场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海盐生产工艺。稍微有点变化的是,以前扫盐、归盐都依靠人力手推车,现改用拖拉机,最后堆放到“大坨”(堆放海盐的地方)。海盐质量检测也有了更多的技术保障,单是检测分析海盐的水分含量,“天平能够精确到万分之一克。

  宋水泳向我们解说了造盐工艺。海水涨潮,沟渠引水,经过7道依地势而建的“土坎蒸发池”。在第一道坎,盐度只有2%,经过多道蒸发,到第七坎时,盐度达18%-20%,这需要约一周的时间。

  随后,高盐度海水将灌入铺着瓷砖的“结晶池”,一种原料卤水同时灌入。卤水来源于海水,生成于海侵期的海退阶段,是经过蒸发浓缩、聚集和海陆变迁埋藏形成的。卤水加入后,海水盐度达到24%。

  24%盐度的海水再经日光照射和风吹,开始结晶。借助旋转工具,可进一步提高盐粒的均匀程度和质量,减少水分含量。根据季节变化和天气状况,每天旋动5-8次。

  结晶之后,成片的结晶池里,出现白花花的结晶盐。水分蒸干后,工人们便用木制工具扫盐归盐,天气好的话,一天可以扫一次。扫起的盐运到“大坨”简易包装,而后运往盐场码头。之后被整车送往厦门岛内加工,再投放市场。  

  结晶池里的瓷砖是碎的

  目的是加快结晶速度

  值得一提的是,加卤水的工具,更早以前用的是“戽桶”——运用杠杆原理,用桶来完成卤水的搬运;而后是老水车,将卤水从卤沟吊入“结晶池”,下雨天则回收余卤到回卤沟。

  一个奇特现象是,“结晶池”的瓷砖都被敲碎了,零零散散地铺砌到池中。据介绍,零碎的瓷砖空隙比较小,衔接紧,有利于加快结晶速度,避免盐水泄漏。

  纯天然的海水,引自未受污染的海域;海水被引入土坎后,日照风吹,经过的是最原始的造盐工艺,因此,这里的海盐质量一直让大嶝人引以为豪。

  大嶝盐场是厦门唯一定点食盐盐场,是省盐务局的定点食盐生产点,按照国家严格标准生产,生产出的盐,30%-40%是一级细白盐,其余的是二级食盐。

  老盐泡开水喝

  据说能治肠胃不适

  在大嶝土生土长的小陈回忆说,上世纪80年代初,家家户户都有盐田,环大嶝岛和小嶝岛,盐田一眼望不到边,大人小孩都在“种”盐田,每个人都被日头照得黝黑黝黑的。

  大嶝街道办的老蔡说,一些渔民家里存有储藏多年的盐,它被称为“老盐”,有的长达10年以上。据说,用这种盐泡开水喝,可以消除肠胃不适和消化不良等。


上一篇:2009年纯碱下游行业需求旺盛
下一篇:《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管理技术规范》等两个国标审定会召开